荆州区文化馆

页面位置页面位置 : 首页 > 非遗保护 > 马山民歌

非遗保护

联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

  • 联系人联系人:
  •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716-8497128
  •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荆州市荆州区荆中路102号
在线咨询

荆州马山民歌简介

发布时间:2021-01-18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距楚故都纪南城(古称“郢都”)30公里,属郢中腹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稻作农业为主。马山民歌就产生于田间,生长在这沃土之中——流传久远的“郢中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于郢,即荆州城北五公里的“纪南城”,在此建都达411年之久,历二十王,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博大精深、奇瑰巧丽而享誉国内外的荆楚文化之“郢中田歌”,马山民歌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鲜花。

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唐代诗人刘禹锡(公元722—824年)在其《插田歌》中对“郢中田歌”描述:“农妇白裙,农夫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北宋时期(公元976—984年)北宋地理总志《太寰宇论》记载:“扬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通谓之扬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

《湖北通志》亦有上述相同的记载。

荆州马山地区,自古以稻作农业为主,随之产生了大量的田歌,其中有三声子、五声子(五句子),并多为“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与两千多年前楚地“扬歌”、“郢中田歌”一脉相承、极其相似,堪称是古代“楚声”、“楚歌”的“活化石”。

荆州马山民歌品种多样、内容丰富、曲调优美、风格独特。在已搜集的142首民歌中,田歌72首,占50%以上,此外还有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内容十分广泛,旋律简洁流畅,节奏活泼明快。

田歌中的“五句子歌”在荆州马山民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五句子歌”又有“喊五句”、“穿五句”、“赶五句”之分,曲体结构差别较大,基本旋律大同小异。“喊五句”高亢自由近似散板。“穿五句”是由五句主词(七字句)与四句衬词(五字句,内容与主词相关)有机穿插进行的结构形式。一般主词为领唱,衬词为帮腔。“赶五句”,则是在第二句之后,加进12至16节渐快数板(亦称赶板)作为第三句,然后,还原速度唱完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构成极其特殊的风格。

当地群众最熟悉、最喜爱、流传面最广的几大调,即:《喇叭调》、《伙计调》、《》、《》、《哦调》等,均系一领众和、主句与穿句(衬词、衬句)相结合的结构形式,更是各具特色。旋律简洁流畅,节奏活泼明快,优美而富有动感,通俗而易于流传,使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1953年至1955年荆州马山民歌合唱队,先后参加了县、地、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湖北省汇演办公室把马山民歌的几大调和五句子歌作为优秀节目,就地组织教唱,向全省推广。

1955年马山民歌手王兆珍把“喇叭调”、“”等唱进了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董必武、彭真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湖北省民间歌舞团(现省歌舞剧院)、武汉歌舞剧院等专业文艺团体,早把荆州马山民歌以合唱、独唱、表演唱等形式搬上了舞台。数十首马山民歌被选入国家和省、市级公开出版的民歌专集中。由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音乐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中国民歌》刊载了荆州马山民歌《》、《喇叭调》、《赶五句》等。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歌》(第一卷)刊载了《伙计调》、《赶五句》、《绣荷包》、《穿号子》等。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出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刊载了《伙计调》、《喇叭调》、《》、《》、《天天调》、《赶五句》、《穿五句》、《蛤蟆调》、《栽秧歌》、《吹箫调》、《丧鼓》、《绣荷包》、《龙船调》、《摇儿歌》、《车水歌》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一书中刊录了荆州马山民歌的《嘚嘚调》;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古筝考级新作品教程》刊录了荆州马山民歌的《车水锣鼓》、《荆江硪歌》。武汉音乐学院(原中南音专)等院校也把荆州马山民歌编入其学科民间音乐教材。中央电视台国际部《走遍中国》栏目,在荆州马山拍摄了《楚歌今昔》的专题片,向全国介绍荆州马山民歌。

[1]传统马山民歌的代表性曲目:

《喇叭调》、《伙计调》、《叮》、《嘚嘚》、《哦调》《天天调》、《火烧粑》、《一把扇子二面花》、《蛤蟆调》、《栽秧歌》、《吹箫调》、《娃儿睡瞌瞌》、《绣荷包》、《龙船调》等。

[2]历年来改编创新的马山民歌主要曲目:

《家乡的喇叭调》、《阳春三月栽秧忙》、《送祝米》、《新蛤蟆调》、《水乡人勤春来早》、《车水声声传四方》、《扯草歌儿唱不完》、《对花》、《一收衣裳二看郎》、《接春客》、《山歌唱出农家乐》、《丰收场上打新谷》等。

荆州马山民歌是古代楚国民间音乐的遗存;是楚地“扬歌”、“郢中田歌”的孑遗,是荆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基本特征如下:

⑴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之后,唐、宋、明、清各代相同记载也较多,证实其传承性和历史久远性。

⑵品种多样。荆州马山民歌品种多样,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在已搜集142首民歌中田歌占50%以上。

⑶内容丰富。其内容有: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婚丧习俗礼仪,四季花鸟虫鱼,节日玩灯贺彩,男女爱情生活等等。

⑷曲调优美。荆州马山民歌旋律性很强,既高亢又婉转,曲调十分优美。多系5 1 2三音列变化发展而成。

⑸结构复杂。它的“五句子歌”就有三种不同的曲体结构,如“喊五句”、“赶五句”、“穿五句”,差别较大,而“喇叭调”、“嘚嘚调”、“伙计调”等均为一领众和的穿句子歌,但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⑹语言通俗。马山民歌歌词多为民间语言,通俗易懂,易于上口,易于流传。

⑺风格独特。①以当地语言音调为基础,经交流而发展形成的旋律,具有优美的田野风味。②其田歌有着各种不同的极其复杂的结构形式,从而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

在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文体局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及所属的马山民歌课题组的辛勤工作,马山民歌最终于二零零八年六月申报成功,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零零七年五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马山镇(马山民歌)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零零九年二月中央文化部命名荆州区马山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山民歌)。二零一一年十月中央文化部再次命名荆州区马山镇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山民歌)。二零零九年五月中央文化部公示了马山优秀民歌手王兆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时至今日,马山民歌最终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荆州区六十万人民的荣誉,是荆州马山本土无数民歌手代代传承的艺术结晶。在荣誉面前,全区上下正在继续加倍努力,认真做好马山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更深层次地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马山民歌国家级传承人王兆珍

张兰兰、黄清芳跪拜王兆珍师傅

师徒(左:马山民歌省级传承人:段家红 中:王兆珍 右:张兰兰)

《唱响荆州》2012荆州年度歌唱大赛启动仪式

(左:马山民歌省级传承人:黄清芳 右:张兰兰)







Related information

热门资讯